环球短讯!玉屏甘龙村转变土地经营方式让农民种地有“钱”途
来源:金台资讯     时间:2023-03-01 10:17:02

二月的武陵山腹地,春风拂柳,春水泛波,草木荡漾着春之生机。

2月18日,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甘龙村,村民蔡满妹围着丰收在望的西兰花转了一圈又一圈。


【资料图】

去年,65岁的蔡满妹通过村里的供销合作社,把自己无法耕种的2亩土地进行流转,由服务方进行全程托管,不仅节约了劳动力成本,还增收了2000余元。

“村里这事办得好,没想到种了一辈子地,如今从种到收都不用操心了,你长期在外务工,种地的事也不用担心了。”除了过年一家人难得的团聚,蔡满妹和女儿说得最多的就是“土地托管”这个事了。

在甘龙村,像蔡满妹这样的农户为数不少。位于朱家场镇东部的甘龙村,总人口1079人,人均耕地不足1亩,以种植水稻、油菜等农作物为主。近年来,由于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,开始出现有些田地撂荒没人种、好地变成荒地的现象。

“常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占总人数的一半,村里想要发展还得从土地上想办法。”对村情了如指掌的村党支部书记姚敦云道出实情,村内耕种土地的群众大部分为60岁左右的老年人,土地产出效益低,一些年龄偏大的农户更是以300-400元/亩的价格将土地租给其他农户耕种,收入低。

为了破解耕地闲置难题,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,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,2022年,该村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,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甘龙村供销合作社,决定采取“党支部+供销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推行土地托管,为村民提供土地托管服务,解决“谁来种”“怎么种”的问题。

所谓土地托管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、经营权、收益权的前提下,按照“农户土地流转、集体统一经营”的原则,农民将耕、种、收等生产环节全部交给合作社,签订土地托管协议书,由合作社代替农民耕种管理土地,提供从种到收“一条龙”服务,按服务项目获得报酬。

“铲掉土坎以后如何算面积?”“减产怎么办?”“在农村没有土地,心里不踏实。”姚敦云清楚地记得,起初给大家说土地托管的时候,很多乡亲都不愿意相信,村干部为此积极动员,当年就有20多户签订了协议。

“全程托管的水稻比往年增收一半以上,不仅省去了很多麻烦,还能利用农忙时间去附近打零工。今年的西兰花长势不错,肯定也是大丰收,如果条件允许,我还想把几亩山地也托管了。”蔡满妹说出了众多村民的心里话。

“去年40亩水稻实现亩产达1500斤,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,托管户平均增收1000余元。”姚敦云算了一笔账,实行土地托管服务,有利于开展规模化种植,并通过选用优良品种,使用先进装备,让农民变身“甩手掌柜”的同时,更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。

“啥时候下种,啥时候施肥,全部用机器操作。”大部分托管户惊讶之余,更多是对科技力量的佩服。“田间管理比那些种田老把式更厉害啊。”

土地托管服务实现土地利用和收益最大化,既能够确保“粮田种粮”粮食安全,又促进了土地高效利用,实现了农户、村集体和经营主体“多方共赢”。姚敦云信心十足地说,他们将把更多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,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设备,大力发展稻油、稻蔬轮作产业,促进土地连片经营,让农民种地有“钱”途。(葛永智)

标签: 土地流转 中小微企业融资办法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